2014年1月6日 星期一

市定古蹟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」,或是「台北出張所」?

      日前獲台北市文化局指定的市定古蹟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」,在眾人(洪致文文1 文2、林芬郁、凌宗魁、簡余晏議員)的努力下,獲得文資審查委員的肯定,並決議未來要依照興建之初原樣修復回來,可喜可賀。也由於鄰地(公路總局9樓位置)地主仁濟院的善意,使得此棟原本地上3層、地下一層的「原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」在歷經戰後的台船、公路局等單位的使用與加建,仍屹立在歷經「三線路、中正路、忠孝西路」等名的台北城「環城大道」邊,未來將可與城牆城市的遺構「北門」遙遙相對,見證「城牆城市」轉變為「環城大道」的城市現代化經驗。關於此棟建築的價值,參閱提報的資料如下:

提報 原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」指定為古蹟,乃基於「建築史與技術」、「台北城市史」以及「交通事業史」等三大理由,分別敘明如下。(By 謝明達、林芬郁、洪致文)

一、建築史與技術
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」,係由東京帝大建築科畢業、於大阪執業的建築師渡邊節(1884-1967)所設計,1937年完工的建築採鋼筋混凝土結構,為戰爭總動員之前最後一批採用管制物資(水泥、鋼筋)所建造的民間建築。
地上三層地下一樓的建築,採取L型的建築平面布局,一樓沿街騎樓設有三處出入口,除一處供主管獨立進出外,其餘兩出入口分設於轉角相鄰之北側、西側處,並同時通往貫穿全樓的迴旋樓梯。各辦公廳舍沿建築的北側西側配置,南側東側則設置走廊,具有熱帶建築眼光。L型建築配置內包中庭並可供車輛自西南側車道駛入停駐裝卸。於轉角處梯間樓頂設有歇山破風屋突塔屋。建築立面為現代式樣並於局部鑲有瓦片飾帶裝飾風格,為典型的帝冠式建築,目前台日兩地所存皆稀,足彌珍貴。
建築師渡邊節亦為日本關西建築界領袖,戰後任大阪市建築士會會長長達10數年之久(1952-1966),並提攜後進,其中最著名的有建築師村野藤吾。渡邊節在日本作品,受到關東大地震後防震構造觀念影響,結構設計常與有塔之父之稱的內藤多仲合作,故能歷經多次震災而歷久不衰。渡邊節在日本作品,除了建築技術與美學之重要,也常與城市商業活動緊密結合,故許多作品被列為當地重要文化資產,由日本各級政府指定妥為保存中。

二、台北城市史
對於建城近130年的台北城而言,如果北門等各處城門代表著「城牆」這個的古典的城市意象,那麼像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」這棟面對台北停車場(台北火車站)臨路而建的商業建築,則代表著是「拆牆」與「環城大道」的現代性經驗,見證著台北城自「三線道」、「中正路」、「忠孝西路」以來的西方大街經驗。
另一方面,相對於大阪商船在海運城市神戶基隆高雄的支店等級,反而在台北設置了其實是一個次一級的出張所(出差辦公室),見證了台北與基隆雙城伴隨隨著海運、陸運地位逆轉的城市興衰

三、交通事業史
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」初為海運事業,戰後由台船公司接收,一度成為「台船大樓」。後經海運沒落,台船公司虧損,遂與公路局換房易地,轉變為「公路大樓」,成為公路局與橫貫公路工程處的辦公處所。建築所在附近的忠孝西路、中山南路交叉口,便是省道台一線的起點,而面臨台北火車站、忠孝西路,未來還要迎接機場捷運暨雙子星大樓的台北新門戶,足見此地之豐厚交疊的交通事業史話。加上,此建築久為公路總局所使用,公路人員與建築物已形成密不可分的交融生命,更應在此刻對建築與公路耆老展開歷史性的觀照,將這些超過百年的海陸交通事業定位譜寫。

保存展望
基於建物現況的原始結構與立面開口保持完好,室內隔間與主要梯間大致未變。多年來僅添加屋頂增建、室外鐵梯、立面瓷磚更替等變動,在保存科技與原圖完整的前提下,可輕易恢復為落成之初原樣無虞。而在結構安全方面,更可透過當前成熟的非破壞性檢測以及制震科技,在週遭鄰地開發時整體施工,以兼顧都市發展與古蹟保存。

此外,原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」建物,因1968年東側公路局進行樓高9層的廳舍擴建,切除了原出張所建物東側一個柱間距的結構,並以此宗極小基地與民地(仁濟院)合建新舍,應無損欲指定古蹟建物之結構穩定與獨立產權。

目前出現了一點點的歧異,到底是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支店」,或是「台北出張所」? 若從日本的國立國會圖書館的數位化圖書中,搜尋到的會社本身的官方出版品台湾中心航路案内》(昭和12年、1937年版)中,的確出現過「台北支店」一詞,但所顯示的地址為「台北驛前」,並非現存《台灣建築會誌》所載建物的位置「台北市表町」。
另查閱中研院GIS的「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」網路圖庫,在1928年〈台北市職業別明細圖〉與1935年〈臺灣博覽會紀念台北遊覽案內圖〉中,「大阪商船」(未指明是支店或出張所)位在三線路北側、台北驛(台北停車場)南側的位置上。
從以上文獻推論,「台北支店」很有可能是某一時期位大阪商船在台北驛前的單位,並非目前指定的建築物名稱。該建築的名稱,仍應以曾經完整報導過興建資料的《台灣建築會誌》(第10輯第4號)為準,稱之為「大阪商船株式會社台北出張所」

結果,就在本篇撰寫當中,林小昇傳來最新考察,他表示:1936年9月16日漢文台灣日日新報第4版,台北出張所升格為台北支店,也就是說,開工的時候是出張所,竣工時已經升格為支店」。神人小昇。

截自1937年版台湾中心航路案内》 內頁 (http://dl.ndl.go.jp/info:ndljp/pid/1122584/4)


1928年〈台北市職業別明細圖〉截自「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」http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aipei.aspx


1935年〈臺灣博覽會紀念台北遊覽案內圖〉截自「台北市百年歷史地圖」http://gissrv4.sinica.edu.tw/gis/taipei.aspx


林小昇提供,1936年9月16日漢文《台灣日日新報》第4版

沒有留言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