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2年6月1日 星期五

師大樂群堂(健康中心)以及"雨神"人生

2012.5.31 Dasu 攝。https://vimeo.com/43238097
2012.5.31承蒙122大學的H君教授邀請,到他的課堂上充當「戰後台灣建築專家」,指點他徒弟們關於台北市公園的學期作業。在林炳炎陳凱劭兩位前輩先進不在的情況下,暫時頂起這「專家」這龍眼殼。才從163要出發,好不湊巧,雨神(台語)就是雨神,龍眼殼(台語)還沒頂到,就下起雨。本想搭車出門的只好開車。

課前刻意提早到校,想說高等學校建築一直沒有好好拍過,順便拍照存檔,以免甚麼時候備好好看掉。第一個遇上的音樂系館從校外圍牆看狀似平實、校園內的主入口卻大玩幾何量體構成,在緊鄰講堂(禮堂)邊上的腹地邊上,倒也玩的恰如其分,有表現也有協調,沒有太過火,不辱Frank Wu前輩的功力。順著往大門的方向走,緊鄰的講堂相當優美,側面迴廊、正面山牆入口皆拍了一些,本想進入室內繼續拍,卻看到熟睡的工人,好吧,122大學是有名的打擾睡午覺手會爛的地方,就不進去了。

來到校門內的噴水池,哥德式的校園正面前,這彈丸之地的平面佈局真的有像池袋西口的立教大學(還是某個我曾造訪的大學校園?但肯定不是有黑頭車與保鑣隨時待命的學習院大學,也不會是綠草如茵入校門右側有的洞洞教堂的東京女子大學)。很快跳過霍格華茲情結,來到9又1/2月台,不是,是藝術學院前的木平台,文薈堂山牆映入眼簾,而旁邊的健康中心才是今天提早來的真正目的。


健康中心的前身,據H教授說,這裡是自由中國最早的大專青年把妹廳交誼廳,聽起來真健康。這房子是美援資助的,所以用「美援」建築結成「美緣」,這不正是1960年代版的「我愛紅娘」、「來電五十」嗎?!後來改成門診性質的健康中心,這醫「相思病」、「豬哥病」的地方突然變成治感冒、醫牙痛的,果然是個不易了解的「純真年代」。本來「樂群」大空間,轉變成小隔間,前一陣子隔間被拆光,現在「樂群」感又回來了,只是不知要與誰相群。


關於二樓剝開天花板後而觀察到的屋架結構,幾天前已經在林炳炎前輩的格上PO過了我的淺見,轉摘如下:


謝明達 寫道: 
看到樂群堂(健康中心)的屋架結構,有幾點想法。
從房屋結構來論,屋頂本身乘載的荷重為自重、風昇力與瞬時降雨。以樂群堂而言,自重為屋瓦、屋架上的木材小樑、以及鋼筋混凝土大樑。斜屋頂式的空間搭配屋瓦,到底應該要用木構造,或全用鋼筋混凝土建造,在現今的物質條件來看,見仁見智。但在美援時期,恐怕是諸多因素的總合。
首先,美援建築活動往往是在一定期間的密集多產,並且須在一定時限完成,才足以發揮其房舍的政經目的。因此在材料選用上,必須經得起迅速、妥善、價宜等條件。由此來看,運用鋼筋混凝土的主結構在校園建築中顯得適切,畢竟不是美軍來台初期自造的軍事營房,可以利用迅速搭建的木材或拱形波浪鐵皮來將就。其次,為何不是加強磚造?可能牽涉的有工期長短、紅磚供應量、以及跨度的因素。固然,水泥與紅磚在戰後初期都有管制(通常是怕供不應求),但後來多採水泥的一部分原因,可能是紅磚燒製速度趕不上遍地興建房舍的速度。
其次,採斜屋頂搭配屋瓦而非平頂,恐怕和設計與施工習慣有關。從設計來講,斜頂的建築在當時低矮的城市景觀中仍然是多數,可能也有兼顧校園同期房舍景觀一致,兼以斜頂較平頂有排水迅速的好處等幾種原因;而施工習慣上,台灣的工人早已熟悉中西斜頂屋架的構築,平頂反而在當時是少數。
再者,為何是混凝土大樑而非木造大樑?或者是木造小樑搭配屋瓦而非直接打混凝土?我想目前看到的成果應是當時的最佳方案。一方面,在混凝土結構中,若要搭接木頭大樑,其接頭的轉換與設計恐較為複雜並多費材料。另一方面,若捨木造小樑而全採混凝土也是所費不貲。
這樣說恐怕不容易懂,必須回到當時的物質條件來看。一般而言,大尺寸的木樑比起相同材積的小樑而言,肯定要來的貴,原因在於樹木有一定的生長大小,原生的木頭結構有其尺寸上的天然限制。以樂群堂的跨度來看,採用木樑肯定有辦法取得足寸的材料,但肯定相當昂貴。
在美援建築遍地開花、材料人工供應有限的台北,加以美援經費上被嚴格的審計把關,恐怕是當前來理解美援建築設計與構造的原因時,必須要先有的觀念。


至於一樓靠近德X炸雞那側的走道(以前應該一度是貫穿前後的走道吧、我猜),突然出現一根獨立柱,連帶上方的屋樑也變得型態不同,原本橫向跨度屋樑在接上兩側外牆主柱時所增深的樑斷面,到了這個獨立柱上的樑時,變成收平的接法。我猜是因為跨度減半,所以原本的抗彎矩設計可以減少。這部分還需要真正的專家來指點。

而夾在藝術學院L型合院跟健康主入口的「險峻海峽」,突然又從地心冒出一座地下道出口,本來應該顯得突兀,倒也因為屋頂的水泥曲面顯得委婉動人。(難道是因為台北市地下道出口全部都被好好看之後,我的鄉愁心理在作祟嗎?)

跳過咖哩雞飯午餐與甩不掉的電話行銷。


下課鐘敲響,趕緊衝往分布在井字型平面一角的Makoto樓。校園教室平面上出現的井字遊戲,原來是長這樣,房子沒到難看的地步,前低後高的量體佈局也頗為巧妙,總覺得舒緩度不如前面的高等學校,畢竟學校腹地真的太小,也只能說一聲:「Frank Wu前輩,您辛苦了。」井字遊戲配置中的圈叉半戶外空間與廊道,若在晴天應該頗為舒適,今天雲多,則顯略微陰暗。還是前面高等學校的走廊有味道(拔掉那些辦簽證的櫃台的話會更好)。

電梯前在排隊,不等了,11路直上四樓。ㄟ...歷史學系?那地球防衛司令在哪上課?含蓄到不為外人所知的標示牌果然是防禦性空間的第一招。正欲亂闖之際,所幸迎面看到H教授,來到了前藏經閣的教室。

原訂有兩位同學將分別報告「六號公園」與「南海學園」,報告六號公園的同學會兼論國父紀念館(我的專長)、光復國小(我還稍熟);而不在我守備區內的「南海學園」同學恰好沒來(呼......帶了一堆書想說可以臨時抱佛腳竟然沒用到)。在H君教授的介紹下,變成我先上台進行「一人成唬」。不知不覺佔用了許多時間,竟然還是沒有幫到小巨蛋管區的同學完成PPT,殘念。

課後,去參觀真正的司令部,室內空間是我們163的數倍大,讓許多研究上珍貴的神奇寶貝都可以有地方收藏。終於可以理解122校園的外部空間為什麼這麼緊湊了。

賦歸。在車上得知,大倉飯店將會落腳台北南京東路一段。

1 則留言:

北投埔 提到...

上面林炳炎3字是誤解啦
我確實是建築系畢業但不是設計組, 我選結構組, 結構組是在學名稱, 畢業時似乎被改成工程組

一生與建築似乎很遠啦